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向您汇报 请您评价|扎实推进文艺创演惠及更多群众

来源:攀枝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2024-01-11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我市文艺创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目标导向,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将文艺作品主题创作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三线文化等相融合,创作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共计近百篇,获得国家、省级奖项和表彰共32项,文艺创作成果丰硕。

  一、强化正确导向,厚植城市历史文化底蕴

  (一)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借助攀枝花市作为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地理优势,创作的《傈僳山寨丰收乐》《银项圈里跳苗声》等融入少数民族韵味、传统意趣、家国情怀的优秀作品若干。其中女子组合唱《新山给洒嗯呱呱》、声乐作品《阳光女儿在歌唱》、三人舞《声·生》获四川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三等奖及优秀作品奖。音乐《颛顼故里》获第五届西部民歌展演“优秀作品奖”。

三人舞《声·生》获四川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三等奖

  (二)彰显时代精神。深耕我市本土历史文化沃土,协助市政协完成“七户人家一棵树”历史文化课题研究,组织我市作家和文史专家采访、座谈20余次,拍摄近两小时口述史纪录片和田野调查影像资料,撰写近两万字的课题报告两篇,完成了《穿越一光年的阳光——攀枝花“阳光大梯道”文史故事合集》《我是药》等各类别主题作品,以小切口凝练大情怀,展现我市发展进程、人民生活进步,为攀枝花开发建设历史寻根溯源夯实了文化基础。

《朝金顶》参加“第六届中国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赛”决赛演出,主演贾雯琳获二等奖。

  (三)融合攀枝花本土特色。结合共同富裕、“15分钟城市美好生活圈”、乡村振兴等重大民生项目,推出反映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火热进程的大型话剧《雅砻江水天上来》,根据本土真实事迹改编的话剧《有光的地方》,长诗《共富路上 攀枝花开》等优秀作品近百篇。

话剧《雅砻江水天上来》入围第三届四川艺术节精品剧目展演。

  二、联动各方资源,促进创作成果惠及人民

  攀枝花市群文创作始终在探索一条以提升百姓获得感为目标、凝聚各方力量为途径的创新之路,让“从群众中来”的成果又通过各种形式“到群众中去”。

  (一)加强区域联动,形成合力。成立九地文旅区域协作联盟,印发《“九地”文旅区域协作联动发展实施方案》,先后组织10余名书画家和志愿者赴木里藏族自治县开展了“攀枝花•木里 进军新征程 同心绘木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书画展,展出美术书法作品100余件。

  12月6日下午,市文广旅局主办召开“九地”文旅区域协作联动会议,各地就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模式进行了交流座谈。

  (二)抓好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志愿活动组织。组织20支志愿服务者文旅志愿服务队伍(800余人)到养老院、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戒毒所等基层开展文化惠民演出10场次,受众2000余人次。同时开展业务指导,培育文艺骨干。指导市图书馆到分馆、三区图书馆开展业务指导、评估定级培训工作。指导市文化馆开展基层业务辅导,辅导群众2千余人次。

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自贡、内江、广元、攀枝花四地市书法篆刻作品交流展。

  (三)推动全民艺术普及。2023年我市聚焦三线文化广场,探索培育“花城‘艺’起来”群众文化品牌,印发制定《攀枝花“花城‘艺’起来”群众文化品牌培育方案》,带动了基层群文团队蓬勃发展,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区、街镇、居民区群文团队共有435支,类型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摄影等各门类,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攀枝花市也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供给内容,推动全民美育,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根据群众需求开展藏族舞蹈、书法、摄影等线下公益培训班248余班次。

开展手机摄影线下公益培训班。

审核: 王敏   责任编辑: 赵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