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传承润乡愁 文化助发展

来源:攀枝花日报     发布时间:2024-04-03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3月8日,位于红果彝族乡三滩村的盐边县傈僳族非物质文化传习中心(简称“传习中心”)又成了一个承载欢乐、传播文化的现场。

  当天,100多名身着傈僳族盛装的三滩村妇女以及从市区赶来的游客们开展了“三线文化周”妇女节非遗体验活动,妇女们的容颜与心情,在傈僳刺绣的细密针脚中“如花绽放”。

  这样的场景,近年来,在传习中心已成为常态。这处坐落在雅砻江畔、茂密芒果林里、不足200平方米、“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五间木楞房,成了攀枝花传承民族文化、盐边县挖掘大笮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一个源点。

  在全市加快城乡融合、盐边县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当下,传习中心更是“生逢其时”,全力聚集、打造可知、可及、可体验、可品味的特色民族文化,在营销乡村中振兴乡村。

  找准传承路径,让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愁更走心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锻造出坚持坚守的定力”,这一论断,在三滩村得到了有效验证。

  2019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这一年,盐边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基础较好的三滩村投入专项资金,建成五间傈僳族木楞房为主体的传习中心,并在当年的3月1日挂牌。

  挂牌之后,该中心按照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逐步探索“活态文化传承”的路子,组织村里的傈僳手工艺人,做傈僳服饰、刺绣等手工艺品,不定期在村里、县城、学校、友邻乡镇开展傈僳族文化主题活动,因成效显著,在2019年获得攀枝花市首批“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称号,2020年被命名为“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发展基地”,同年授牌为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分馆,2023年入选为“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体验基地”。

  截至目前,传习中心已经申报成功省、市、县级傈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培育非遗传承人14名,成为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传承基地,连续5年,年平均吸引市内外游客3万人次。

  随着传习中心的逐年火热,三滩村人成为最大的受益群体。感受最深的,是正在成为村里中坚力量的年轻人。

  22岁的大学生贺树艳,去年求职受阻,今年过年回到村里,在传习中心当上了志愿者,几场活动下来,让她有了新的感受。“真正融入后才发现,傈僳族文化如此厚重,今年再去求职,我想通过自己感受到的本民族文化和学到的刺绣技艺来打动考官。”贺树艳说。

  同为村里年轻人的谷美玲,更是在全村年轻人中引领了时尚风标,2019年3月1日,传习中心挂牌,她在这天出嫁,当了新娘,一身原汁原味的傈僳族服饰,震撼了很多人。“原先,村里的年轻人办喜事,几乎没人穿傈僳族服饰,觉得太土,而最近这几年,傈僳族服饰成了村里婚礼的标配。”谷美玲说。

  三滩村传习中心加快了盐边县挖掘大笮文化的进程。在其助力下,作为省级非遗项目,傈僳族婚礼被盐边县文化馆改编成了原创舞蹈《夫织夫朵》,并作为课间操在盐边中小学推广;2021年在攀枝花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场舞展演活动获一等奖;2023年底至2024年初,央视大型人文纪录片《喜事》摄制组到三滩村,用6天时间,全程将傈僳族婚礼从提亲到礼成的9道仪式呈现给了世界。

  盐边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万文文向记者表示,盐边县有30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是建设“滋味盐边”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县委、县政府把大笮文化的挖掘融入城市更新中,从县城到乡村,公园、学校、城市步道、居民小区、村委会大院都有反映盐边本土文化的宣传栏、文化墙、文化浮雕等,实现了用文化血脉滋养城市,用盐边乡愁讲述盐边故事。

  “非遗的活态传承必须回归生活现场,才有持久的生命力。”传习中心负责人谷艳介绍,回归生活需要两个现场,第一个现场,就是族内的生活现场,必须让火塘里的火燃起来;罐子里的油茶煨起来;挂在墙上的葫芦笙吹起来;山歌在田间地头对起来;刺绣在庭前屋内织起来。

  3月8日,三滩村村民们再现了第一现场:在葫芦笙传承人贺银清悠扬乐声里,弓弩传承人李金顺、刺绣传承人陈有芬即兴对起了山歌,人们载歌载舞跳起了锅庄。

  变文化为生产力,融入到乡村全面振兴中

  今年1月,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找准抓手、精准用力,加快探索具有攀枝花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子。

  为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盐边县委十五届五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集中精力打好“四大战役”,其中之一是聚焦“共同富裕怎么办”,着力打好“经验探索创新战”。“非遗一枝花”,成为全县切实强化共富思维、积极打造共富场景的五大核心资源之一。

  也是在今年1月,三滩村拿回了“四川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牌子,300万元的奖励资金,一部分用作传习中心的发展,一部分成为全村芒果产业道路、育苗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

  文化,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这条路,三滩村传习中心一直在坚持走。其中,不断创新拓展,面向公众,打造民族文化传承回归生活的第二现场,是最重要的抓手。

  2020年创建了“阿木诗依”傈僳霓裳设计工作室,实现“非遗+文创”“+文旅”“+农产品”“+时尚”“+学校”的联动发展,先后在3年多时间里,培育了4个“阿木诗依”品牌系列,参加了国际、国内多项赛事活动,取得了骄人成绩,逐步实现从政府“输血”向自身“造血”的转变。

  “阿木诗依”的品牌推广,拓展了三滩村及周边2000余农户的致富渠道,加快了乡村振兴的步伐,2021年红果乡被评为“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前几年傈僳族服饰订单很少,全靠这几年传习中心的传承、宣传,如今,订单接不完。”傈僳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贺正芬告诉记者,与现代生产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服装比起来,价格上万元的傈僳族纯手工刺绣服饰,现在不仅让傈僳族人青睐,一些人还作为艺术品收藏。

  3月8日,记者在传习中心了解到,为加快文化旺村的质量,该中心已制定了未来3年的项目计划:从今年开始,加大与省内外高校、大公司的合作,持续拓展传习中心的对外通道、强化“阿木诗依”品牌打造,以“非遗+高校”文创孵化,傈僳族“非遗+课题研究”“+研培计划”等方式,每年有定期的研究以及文创成果呈现。

审核: 王敏   责任编辑: 赵杨